《法華經》教育推廣講座 策展人鍾子寅「從藝術走入《法華》」

2024/09/29
展演訊息

文/人間社記者李生鳳


圖說:佛光山佛陀紀念館「《法華經》及其美術」,首場教育推廣講座9月28日於五觀堂,由展覽策展人、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鍾子寅,主講「從藝術走入《法華》」。圖/人間社記者蔡清華

佛光山佛陀紀念館「《法華經》及其美術」,首場教育推廣講座9月28日於佛館五觀堂,由展覽策展人、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鍾子寅,主講「從藝術走入《法華》」。解析《法華經》的核心教義、章節,其中所運用的文學手法,以及所呈現的美術題材等。佛館副館長永融法師、教育推廣處處長柯惠玲等約310人聆聽。


圖說:鍾子寅列舉《法華經》的美術題材。圖/佛光山佛陀紀念館

鍾子寅指出,很多人知道《法華經》,對於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〉更是耳熟能詳,這部6萬9千多字的經典,雖然有鳩摩羅什的優美翻譯,但是文言文、佛教名相,仍讓許多人卻步。此次從「美術」、「文學」兩個面向,探討佛教義理如何轉變成以故事、文學傳達,而文學又如何轉變為視覺圖像的過程,帶領大家認識《法華經》。

《法華經》核心教義為人人皆可成佛,其敘述策略為透過「三乘」方便法,通往「一佛乘」,也就是「會三歸一」。章節約可分為三部分,一是釋迦牟尼佛宣說人人都可成佛。二是鼓勵眾人效法菩薩精神,積極在現世弘揚《法華經》,以及提出「佛陀壽命久遠」的思想。三是講述藥王、觀音、妙莊嚴王等幾位大菩薩與《法華經》的聯繫,或以不同方式救濟眾生的故事,做為眾人效法的典範。

文學手法有戲劇性場景,如釋迦牟尼佛放光,通常帶有神聖性。譬喻故事如「法華七喻」,獨立篇幅像是常不輕比丘、藥王菩薩、觀音菩薩等。


圖說:鍾子寅以「韓國高麗時期泥金寫繪本」為說明。圖/人間社記者蔡清華

鍾子寅以「莫高窟第61窟〈法華經變〉」、「宋刊蘇體本」,以及「僧元浩、朱珤泥金寫繪本」、「韓國高麗時期泥金寫繪本」等4件作品,解析如何呈現釋迦牟尼佛放光、火宅喻、窮子喻、藥草喻、化城喻、繫珠喻、寶塔踊現二佛並坐、髻珠喻、無數菩薩從地踊出、良醫喻、常不輕比丘、藥王菩薩、觀音救難、妙莊嚴王的故事等14個場景,引領大家了解《法華經》的內容。

「莫高窟第61窟〈法華經變〉」為《法華經》美術在敦煌集大成之作,二十八品的內容組織在一壁畫中,構圖左右對稱,正中央是〈序品〉,上方「二佛並坐」,以及其他各品內容等。「宋刊蘇體本」即經文以北宋蘇軾的書風寫刻,在中國書籍刊刻上較罕見。

「宋刊蘇體本」卷首扉畫所表現的「釋迦牟尼佛放光」,光中顯現六道眾生的各種形象。在文學角度上,透過釋迦牟尼佛放光祥瑞,揭示六道輪迴,但是透過修行佛法,人人皆可成佛。

在「僧元浩、朱珤泥金寫繪本」卷二有關「火宅喻」的呈現,除了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還有一輛由大象拉的華麗大車,指的應是經文中的「大白牛車」。歷來因不同宗派,對於火宅喻有「三車說」、「四車說」。一般都是三車,此幅作品認同「四車說」,相當少見。

鍾子寅表示,《法華經》採用多種文學手法宣講教理,傳入中國後,歷代藝師又將其轉變成美術圖像。藝術為傳達和理解義理的方便法,藉由文學文本與美術圖像,可以更容易的走進《法華經》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