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館新義工培訓 初發心菩薩的感動
文/人間社 段惠珍
圖/人間社 蔡清華
2025年佛陀紀念館新義工培訓課程4月13日在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正式開課,來自各行各業近百名學員齊聚一堂。在這充實的課程中,大家了解義工的使命,更在莊嚴的宣誓儀式中領受象徵責任的實習義工徽章,正式成為實習義工,成為無畏施的菩薩。
館長如常法師以「勉勵初發心菩薩」為題開示:「成為義工,代表願意承擔慈心與悲願,並實踐不忍眾生受苦的使命。信佛、學佛、行佛,最終都能成佛。」並以慈悲與智慧為新義工們點亮心中的明燈,分享15歲起便在佛光山擔任義工的過程,從中學會了承擔責任,更培養慈悲心,逐步學會包容、接納差異,從而拓展心量。他指出,義工不僅是服務的角色,更是慈悲與悲願的實踐者。通過自身的經歷,提醒大家一定要持續聽法、修行,進一步實踐佛教的誓願。
圖說:2025年佛館新義工培訓,在這充實的課程中,大家了解義工的使命,更在莊嚴的宣誓儀式中領受象徵責任的實習義工徽章,正式成為實習義工,成為無畏施的菩薩。
副館長永融法師則以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故事」為題,介紹佛館的創建因緣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如何將佛法精神融入建築設計。課前,由教育推廣處處長柯惠玲與副主任知敏法師介紹培訓內容,課程包括佛門行儀、人間菩薩遊佛館等,受益不淺。下午課程以「人間菩薩遊佛館」為主題,由資深導覽義工帶領新義工參觀佛陀紀念館;即便許多人已多次造訪,大家仍能發現館內的無窮奧妙。
圖說:為何想來當義工?在課程中,由各個分組集體創作寫出或畫出共同心聲,並上台分享經驗,將以實際行動傳播佛法
圖說:為何想來當義工?在課程中,由各個分組集體創作寫出或畫出共同心聲,並上台分享經驗,將以實際行動傳播佛法
初發心菩薩將以實際行動傳播佛法,在大佛平台服務的義工曾慧茹表示,走進普陀洛伽山觀音殿時,見到臨摩莫高窟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變相的莊嚴法相,不禁淚流滿面,彷彿聽見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叮嚀,深深觸動了內心,讓她更加堅定自己的信、願、行。來自尼泊爾、現任教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教授卡雷納在此次培訓中收穫豐碩。同為《法華經》讀書會學員王彥迪表示,雖然他在佛館服務的時間不長,但已深深敬仰大師悲智雙運的弘法精神和佛光山弘法利生的宏願。導覽義工李喬如深受感動,希望將這分理念傳遞出去,感動更多人一同加入。
圖說:2025年佛館新義工培訓,在莊嚴的宣示儀式中領受象徵責任的實習義工徽章
圖說:2025年佛館新義工培訓,在莊嚴的宣示儀式中領受象徵責任的實習義工徽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