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音的靈視與眾生的覺悟

中國早期佛教高僧僧肇(383~414)在他的論文集《肇論》中,以「真空妙有」的理論來倡述他的「空」論。僧肇承襲印度大乘佛教創始人龍樹(Nagarjuna)(150~250)的「中道」主義,發展出了「非有非無」、「亦有亦無」等創新思想,主張事物乃因為「緣起」而出現,故事物本身既是存在也是不存在的。 以此,他終結了關於〈存在與非存在〉二元對立的古老爭論。僧肇因為吸收、融合了老子(公元前 571 年~ )的道家思想而得出結論--宇宙萬象都是緣起的,生生不息中的眾生亦然。

從某種意義上說,僧肇因融合了老子和莊子(公元前 369~289)的思想,得以重新闡述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,從而被視為禪宗佛教的先驅。由於禪宗的本質是否定本體、否定自我乃至自我的觀念,所以禪師們也試圖以更激進的方式來突破「無我」和「緣起」的概念。在禪宗和禪宗繪畫傳統的影響下,張耀煌心中的初始信念是,「上求菩提、下化眾生」,是即「大乘佛教」的道,而這也正是「大菩薩心」的本義。

張耀煌繪畫的獨創性,固源自他對眾生的感悟,但是對他來說,眾生既不是改造的對象,也不是救渡的對象。他的「眾生觀」看來似與「眾生佛」比較相似。也就是,一切有情眾生「皆因緣起而生,皆在化成中」,這就是佛的真諦,就是「真空」的意象。在張耀煌的畫作中,「緣起」--眾生所服從的宇宙秩序,可以意解為在生成與變化中妙法遷移的「真如空性」。變形作為本體遷移的想法,對於探索張耀煌的畫境至關重要:除了羅漢,他畫作中所描繪的各種動物,也透過某種類型的轉變,展現了自然本身的生命力。

對於張耀煌來說,畫家的任務不在於描繪觀音覺察的眾生對象,而在於讓他的畫本身成為一種「觀音的靈視」,讓他的每幅畫作都可以自成一個審美事件,可以引導我們去洞視存在於虛幻中的有情眾生。


2023/03/26 - 2023/07/02
本館第四展覽廳
免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