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

本屆「守望精神家園∼海峽兩岸非遺月系列」特以青海省非遺為主題,精選青海民間美術、傳統手工技藝以及民間音樂、民間舞蹈、傳統戲曲等非遺精華,透過展覽、演出以及傳承人技藝演示等方式精彩呈現。此外也將設計工作坊,安排青海非遺傳承人示範與指導有興趣的學員,領略青海非遺工藝的奧妙。

花兒(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)

青海的非遺別具一格,是花兒的故鄉、歌舞的海洋,特有的「青海味兒」令人難忘。 花兒是流傳於大陸西北部甘、青、寧三省由多民族共創的民歌。因歌詞中將女性比喻為花朵而得名,青海向有「花兒故鄉」的美稱。花兒歌詞幽默、詼諧、生動,氣氛熱烈。

熱貢藝術(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)

是青海黃南熱貢地區隨著隆務寺的興盛而發展的綜合藝術奇葩。主要包括唐卡、壁畫、堆繡、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。熱貢藝術以藏傳佛教故事、藏族歷史人物和神話、傳說、史詩等為主要內容。

河湟皮影戲(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)

皮影戲屬魁儡戲的一種,青海人稱其為「影子」、「皮影兒」,主要分布於青海東部地區。河湟皮影有獨立成熟的板腔體聲腔體系,有專用的弦索音樂曲牌、打擊樂曲牌。皮影人物造型獨特、形象逼真,由11個部件組成。多在民間祈求風調雨順、人畜興旺的各類活動中演出。

格薩(斯)爾(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)

藏族說唱藝術格薩爾發源於青海省長江、黃河源頭,是藏族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。此一藝術形式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,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,形成了影響極大、流傳範圍極廣的藏族英雄史詩《格薩爾王傳》,不僅敘述英雄格薩爾的一生,同時也是一部全方位反映藏族古代社會生活的宏篇鉅製,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。

黃南藏戲(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)

藏戲是帶著面具、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戲劇,形成於14世紀,流傳於青藏高原。黃南藏戲是青海黃南地區藏族戲曲劇種,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,其手法指法、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,吸收了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,融入寺院宗教舞蹈、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等,形成黃南藏戲獨有的藝術風格。

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(大陸「國家級」非遺項目)

為青海省湟中縣的地方傳統技藝。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的製作工序極為繁雜,包括下料、焊接、砸、灌膠、構圖、 拋光等;鎏金工藝的製作程序有煞金、抹金、開金、壓光等。經過這些繁複的技藝施作之後最終才能形成一件銀銅器作品。

加牙藏族織毯技藝(大陸「國家級」非遺項目)

藏毯是青海藏民族的傳統手工藝品,從原材料到成品,都是真正的天然綠色產品。由於歷史和地理環境的原因,安多藏區和康巴藏區,在藏毯的編織工藝,圖案設計上有所不同。康巴藏區,較多保留了傳統藏毯的編織技藝,安多藏區在圖案的設計上,突出表現了藏漢文化融為一體的獨特風格,構思巧妙,色調和諧統一。 加牙藏毯屬於安多藏毯,是安多藏毯的主要發源地。主要生產地分佈在湟中縣加牙村及所在地上新莊。加牙藏毯主要依託塔爾寺和周邊的藏區需要而誕生和發展起來的。品種繁多,工藝講究。採連環編結法編製,毯面較厚,邊緣不纏線。

柏郎香碧藏香(青海「省級」非遺項目)

主要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傳承。藏香是由多種名貴藥材搓揉而成。因在製作中不傷害生物和獨特的原料配方而受到當地群眾的青睞。所製成的藏香產品有滅菌、驅除污濁之氣、預防感冒、安神等獨特功效。

黃河石藝畫

黃河石藝既有渾然天成的自然美,又有陽剛之氣的雄渾美,還有含蓄悠遠的朦朧美、異彩紛呈的形態美,以及色調古雅的凝重美。石頭千姿百態,渾然天成。黃河石藝畫作品用石頭的自然形態和顏色以純手工製作,每幅都有很高的觀賞性,並具有獨一無二的不可複製性。

黃河沙沙畫

這是一門獨特的藝術,用天然黃河沙經手工製成。像是一段沉澱的歷史,講述撒拉族的古老文化。美感獨具,張張不同,極具視覺效果,同時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。

 


2023/08/28 - 2023/10/01
本館第二展廳
免費

其他資訊

09/29 (五) 10:00

魅力青海~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 開幕式
地點:佛光山佛陀紀念館 本館大堂

09/29 (五) 14:00 - 16:30

魅力青海~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—講座與體驗活動
主題: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~談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的特色與欣賞
講師:中國藝術研究院 名譽所長   田青
地點:佛光山佛陀紀念館  本館二樓多功能教室
費用:免費
報名連結:http://lnago.com/ADQG2

魅力青海∼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專網:https://cichm.hanwei-hanya.com/

高原美聲繞樑 青海非遺文化登台